一、準備工作
儀器安裝與檢查
確保儀器安裝在平穩(wěn)、干燥且遠離電磁干擾的環(huán)境中,連接電源前檢查各部件(毛細管/轉(zhuǎn)子、溫控系統(tǒng)、計時器)完好無損。
使用鉛垂線校準粘度計垂直度,避免傾斜導致測量誤差。
樣品預處理
脫水過濾:含水或雜質(zhì)的石油樣品需先脫水(加熱至50~100℃)并通過濾紙或瓷漏斗真空吸濾。
除氣泡:加熱高粘度樣品降低粘度,注入粘度計時傾斜緩慢倒入,避免產(chǎn)生氣泡或裂隙。
粘度計清潔與干燥
依次用溶劑油、鉻酸洗液、蒸餾水、乙醇清洗毛細管/轉(zhuǎn)子,烘干或用過濾熱空氣吹干,防止殘留物影響結(jié)果。
恒溫浴準備
根據(jù)測試溫度(如40°C、100°C)選擇合適恒溫介質(zhì)(如硅油),注入浴缸至規(guī)定液位,預熱至目標溫度±0.1℃范圍內(nèi)。
二、測試流程
裝樣與恒溫
將預處理后的樣品吸入粘度計(毛細管型需液面稍高于標線a),確保擴張部分浸入恒溫浴一半深度。
恒溫時間:
80~100℃:恒溫≥20分鐘
40~50℃:恒溫≥15分鐘
-30℃以下:恒溫≥15分鐘。
粘度測量
毛細管式:記錄樣品流經(jīng)標線a至b的時間(秒),重復≥4次,流動時間差值需滿足:
100~15℃時≤算術(shù)平均值±0.5%
-30~15℃時≤±1.5%
<-30℃時≤±2.5%。
旋轉(zhuǎn)式/振動式:設(shè)置溫度與剪切速率,啟動自動測量程序,直接讀取儀器顯示的粘度值。
計算運動粘度
運動粘度(cSt)= 毛細管常數(shù) × 平均流動時間。
三、關(guān)鍵注意事項
安全防護
操作高溫樣品時穿戴耐熱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接觸高溫部件或有害化學品。
精度控制
定期用標準粘度液校準儀器(精度±1%),尤其更換轉(zhuǎn)子或長期停用后。
非牛頓流體需注明剪切速率(旋轉(zhuǎn)式)或選擇振動式粘度計。
維護要求
及時清潔:測試后立即用溶劑清洗粘度計接觸部位,防止殘留固化。
耗材更換:定期檢查轉(zhuǎn)子磨損、溫度傳感器精度及密封件老化情況。
附:高溫粘度計類型選擇
旋轉(zhuǎn)式:適用寬粘度范圍(0.1~10?mPa·s),需控制剪切速率。
毛細管式:適合標準粘度測定(如ASTM D445),成本低但操作繁瑣。
振動式:適用于非牛頓流體或極端溫度(如-50~300℃)。